宁强教授讲座: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新概念与新发现

发布日期:2017-04-17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7年4月14日上午9:30~11:30,宁强教授在文科楼5楼藏研所会议室作了一场风格独具、识见透彻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彭版本教授主持,董华锋副教授、张长虹副教授、李晓宇讲师等老师和历史、考古学专业部分硕博士聆听了讲座。

       宁强教授1983年毕业于伟德国际BETVLCTOR历史系,到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从事佛教艺术研究。1991至1997年间,在哈佛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艺术史家巫鸿,毕业后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圣地亚哥加州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康涅狄格学院等大学任教。2006年起受聘兰州大学国际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起,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百年敦煌学史”,出版有《敦煌佛教艺术》等中英文专著多部,最新出版的《敦煌石窟寺研究》(Studies in the Cave--shrines of Dunhuang)一书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除教学、科研外,主持筹办“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国际会议,推动首都师范大学成为艺术市场研究的国际一流机构。

       宁强教授在讲座一开始即开门见山,提出本讲座除了介绍和解析相关新材料,还要讲讲如何释读材料的理论问题。他根据自己在美国学习、交流和研究的经验,加上曾对哈佛大学众多优秀博士论文和著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指出那些公认的优秀作品,一般具备如下的品质:选题不新,多为学术界反复研究的老题目;观点新颖有解释力,往往能对常见问题提出新看法,对常见资料提出新的解读。因此,优秀的学术作品,往往能够对耳熟能详、关注度高的材料得出新认识,以此见功夫,而令人钦服。这是一个学者的学术创造力的表现。那么如何提升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宁强教授用自己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考案例作出了解答。
宁强教授首先以“丝绸之路”的概念为例,结合自己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绘画创作经历,指出学者需要对自己研究的领域、自己关注的学术问题的重要概念作出反思。“丝绸之路”名称的提出已经有一百多年,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数量庞大,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这与“丝绸之路”概念的复杂而多变也有关系。“丝绸之路”本来是指汉代以丝绸贸易为主的西域交通线,后来不断衍生出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等新概念,乃至于现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概念。故而,“丝绸之路”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不能一概而论。随着“丝绸之路”概念在不同时间、空间中的运用,“丝绸之路”的历史形态也不断变化,它的起点、终端、链接点和链接方式等也不断被更改,这其中还包括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带来的影响。总之,“丝绸之路”是一个人为重建的概念,随着时代变化,概念名称和内涵都不断变化着,充满矛盾和争议。
       从这个案例中就引出一个问题:学术研究该如何破题?首先就要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及其范围,在反思相关既存学术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学术概念或学术定义。西方学者普遍重视提出问题、剖析概念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为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构筑一个解释框架,从某个角度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围绕一个概念即可以形成一种研究。但一个人要顺利并合理地提出概念,则需要一定的学术训练。
       在上述理论思考的基础之上,宁强教授继续讲述“丝绸之路”的地理形态问题。他自己绘制了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丝绸之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条或几条线性的道路,而是一张由多个重要程度不等、呈环状辐射的区域中心构成的贸易互动网。在这些区域中心之中,西域地区则是“丝绸之路”的核心,与多个区域中心保持互动,承担着中心枢纽的作用。与之相比,诸如关中地区、四川盆地地区都是向四周产生贸易辐射的区域中心。乃至于诸如蒙古草原地区,尽管与周边不存在固定的贸易路线,与中国内地、河西走廊、西域之间的频繁贸易互动也使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看到超越了传统的线性道路概念中的“丝绸之路”,并认识到“丝绸之路”经济贸易中复杂多样的历史形态。
那么“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又会呈现出什么样态?宁强教授接下来即以关于丝绸、蚕桑为主题的图像资料为案例,给我们作了独到而有趣的解读。他列举了河西走廊地区、四川盆地及西域出土的有关壁画、画像石、绢帛绘画等,逐一分析解读,趣味盎然,又富有启发性。他依次展示了画像砖上的桑园图、野媾图,壁画中的多种采桑图、丝束蚕茧图、绢帛图、采(彩)帛机(几)图、中国公主出嫁图,西域出土的罗马士兵帛画、猎狮图帛画、胡王帛画等,逐个解析。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资料,他从“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商品延伸到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桑蚕养殖形态、丝绸生产形态、蚕桑文化、女性的经济生产活动与贡献、蚕桑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变异、中国人对异域的想象等等方面的学术问题,强烈刺激了我们的思维。用宁强教授自己的词说,这场讲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surprises”。
       讲演结束,宁强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包括对图像内容的解读、具体图案的识别、桑蚕纺织经济形态等问题。值得重点提到的是,在回答同学提问中,宁强教授结合美国学术训练的特点,为如何做好学术报告指出了训练方法和步骤:定题→界定主题→资料存在情况报告→学术批评(既存研究批判)→原始资料再搜集、逐个释读→综合报告。另外,他指出,报告(包括学位论文)要开宗明义,最简要地概述出自己的创新之处,集中提出自己要展示的“surprises”,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明白自己的成果和贡献。这种经验之谈,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
       最后,彭邦本教授对宁强教授的讲座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归纳出两个重点。一是,宁教授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辨析,提出概念本身具有流动性特征,启示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要重视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二是宁教授能够对旧材料作出崭新的解读,把旧材料转化成新材料,提示我们材料无所谓新旧,关键在于如何去认识和解释材料,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随后彭邦本解释代表公司向宁强教授赠送了纪念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1.jpg
彭邦本教授代表学院赠送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