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整理西南地方志的难关——少数民族语词表的校点问题
发布日期:2012-11-22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2年11月21日上午9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聂鸿音教授应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之邀,在文科楼5楼藏学所会议室以“整理西南地方志的难关——少数民族语词表的校点问题”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刘复生教授主持了讲座。粟品孝教授、韦兵副教授、李晓宇、黄博、何凯、姜莉等老师出席了讲座。
首先,刘复生教授介绍了聂鸿音教授。聂鸿音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专业为西夏语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为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解读西夏文学的学者之一,精通德、英、俄、法、拉丁等数种外国语,主要研究领域大多以“绝学”著称,除了西夏文外,对藏文、梵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都有比较专门的研究,近十年来致力于俄藏西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曾三次赴俄合作整理西夏文献。先后发表有影响力之著作及论文若干篇。
报告中,聂教授指出在整理西南地方志过程中,少数民族词语表的校点问题一直是一大难关。他希望学者们通过不断的交流与研究,能够探索出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整理汉文古籍的一种新方法,从而为今后整理西南地区的地方志打下必要的基础;并冀其可解决地方志中少数民族词语表的全部标点问题和大部分校勘问题。同时,他亦指出其方法中所用的参校资料与目的资料不同质,因此不一定会为传统校勘学所接受。
接着,聂教授对其校点方法的相关步骤做了陈述:一、传统方法:广搜异本;现代方法:寻找少数民族词语表的文献源头。二、传统方法:确定底本和参校本;现代方法:确定用以参校的现代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资料。三、传统方法:利用“校勘四法”(陈垣)提出问题;现代方法:利用“对校”的方法提出问题。四、传统方法:利用文献资料判断异文正误;利用现代少数民族判断异文正误;五,他校(在主要相关材料均有误时);现代方法:利用现代少数民族语言推测原文讹误。
同时,聂教授亦指出此类校勘方法之局限:语言调查资料不像文献资料可随时核实,不敢说绝对可靠;语言调查资料的质量取决于调查者的业务水平;让古籍整理工作者去当地进行田野调查不太现实;地方志中的一些词语可能在现代语言资料中找不到对应。
最后,聂教授总结道:利用少数民族语言资料整理地方志里的少数民族词语表,其优点多于缺点,是一种值得继续尝试的新方法。但此法不合旧有之校勘习惯,故要得到校勘学界的普遍认可尚需时日。
聂鸿音教授的报告内容新颖、学术针对性强,使在座师生对地方志整理中存在的少数民族词语表校点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报告结束后,公司员工就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之流变、语言与政治之关系等问题向聂教授请教,聂教授均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