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纪念讲座:明清之际在欧洲的中国人
发布日期:2012-12-19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2年12月18日晚7点30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夏伯嘉先生应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之邀,在文华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以“明清之际在欧洲的中国人”为题,为公司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公司副经理李徳英教授主持了讲座,并介绍了夏伯嘉教授。霍巍经理、徐亮工教授、王东杰教授、粟品孝教授、韦兵副教授、杨民副教授、吕和应、成功伟、何凯等老师出席了讲座。
夏伯嘉教授1955年生于香港,高中毕业后留学英美等国。1978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麻萨诸塞大学及纽约大学任教。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等。夏教授是近代早期欧洲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名学者,精通多种欧洲语言。已出版专著和编著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被译成中文、日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德文,多个国家授予其学术荣誉。其新作为《在紫禁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传》(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中文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报告开始前,夏教授简要说明了其来访川大所要进行的学术活动及其多年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之感受;并指出他之所以选择此题目,意在探求为何这类人群未对西学以及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可能解释。
接着,夏教授以《胡若望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Hu)中胡若望为引,勾勒出明清之际在欧洲的中国人的历史场景。他认为在重建帝国主义之前中国人对欧洲及欧洲人的观察时,须选择一些史料来纠正和解释一些在文化相遇时的偏颇想法,并反对使用东方、西方,和东方主义、西方主义这种二元分法。
夏教授指出,1649年到1770年代间,约有超过百位中国人前往欧洲。他以耶稣会士樊守义和信徒黄嘉略的书写记录作为个案加以梳理。樊守义撰写的《身见录》简忆了其十二年旅欧经历,但此书与同时期西方传教士所著的中国回忆录相比,颇显平庸;黄嘉略在巴黎工作生活期间撰写日记(以法文为主),此日记风趣幽默,并体现出撰写者多面向既重叠又和谐的自我认同。
谈到“谁是观察者”,夏教授认为他者之观察需依据特殊的文化滤镜决定,在近代欧洲时期,此滤镜便是儒家与天主教。前面所述的胡、樊、黄三人,便是这种观察的不同反映。与此同时,中国的澳门亦为当时国人提供了西方生活图像。但在19世纪前仅有的两篇关于澳门的中文史料——陆希言(中国籍耶稣会士)手稿和《澳门纪略》中,均未表明中国人对欧洲事物的好奇心。
最后,夏教授对东方主义与反东方主义进行了反思:假使东方主义作为一个充满自主性的他者简化成无主体性的个体,那么,上述人群则提醒我们反东方主义论述亦令人反感。
夏伯嘉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其对明清之际旅欧中国人的论述使在座师生深受启发。报告结束后,公司员工就时人对基督教所持态度等问题向夏教授请教,夏教授均一一作答。霍巍经理代表学院向夏教授表示感谢并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