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陈寅恪与德国兰克学派之异同

发布日期:2013-11-20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31115日晚720分,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伟德国际BETVLCTOR特聘教授施耐德(Axel Schneider)先生应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之邀,以“傅斯年、陈寅恪与德国兰克学派之异同”为题,在研究生院1-102阶梯教室做了一场有关中国近代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王东杰教授主持,刘世龙教授、张循副教授、王蕾副教授及罗凯老师出席了讲座。

 

IMG_7218_副本.jpg

 

施耐德教授首先指出,此次报告的主体内容可参见他的著作——《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中的“附录1:调和历史与民族?——历史性、民族个别性以及普遍性问题”部分。并强调这是一种中西比较的方法,旨在减少“误解”,并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来进一步理解中西比较应怎样进行。

中国近代两位杰出史家——傅斯年和陈寅恪,均曾留学于德国,被称为“中国的兰克”。所以有必要概述一下目前学界对于兰克及兰克学派的认识:一、重视史料;二、让史料说话,强调客观的研究态度;三、以研讨会(Seminar:“席明纳”)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在历史哲学层面,自康德、黑格尔始,西方思想界都在努力调和历史的相对性与普遍原则之间的关系。兰克认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实际所发生的一切”,“还历史以原来的面目”,反对一元论和历史目的论;但他同时指出各个时代都是上帝意志的展现,历史学家必须抱以“同情之了解”的态度,通过直觉和冥思去感受各个时代的独特性及其理想。

回到傅、陈二人,虽都被称为“中国的兰克”,但他们的治史哲学与方法却不相同。施耐德教授结合他们在德国的留学经历指出,傅斯年有着明显的实证主义科学取向,重视新史料,把中国史学纳入普遍的“科学”范畴中,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陈寅恪则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中外交流中得以延续,并用史家之经验去体味历史,做到“同情之了解”;陈为了避免陷入文化相对主义,又提出“抽象理想(idea)之同性”的观点。施耐德教授认为,陈寅恪的观点可能更接近兰克解释学的理论,去努力解决个别与普遍的关系问题。但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兰克与傅、陈所处的时代不同,因此所谓“兰克对他们的影响”是指19世纪末世俗化了的“兰克”对他们的影响,而非兰克本人直接的影响。

最后,施耐德教授补充道,做史家的思想研究,必须关注到其本人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情况及社会关系背景等。报告结束后,施耐德教授对在场员工所提的问题一一作答。王东杰教授代表学院向其表示感谢,并祝其归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