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 ——记郭书愚老师《中华文化课(历史篇)》在线授课

发布日期:2020-03-28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针对此次疫情,教育部、教育厅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院积极部署了各课程在本学期(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倡导利用网络科技,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以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本课程的主讲老师和三位助教提前一周便开始筹备课程。一遍遍的讨论授课的方式和考核方案,反复打磨,以保证方案的公平公正。得到选课名单后,一一核对名字,一些尚未入群的同学,均打电话去通知,以确保所有员工均入群。

      我们知道,疫情终有结束的一天,待到“得胜”之日,此时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可以换得未来问心无愧的说:虽然很难,我们也没让病毒赢去多少,因为我们让生活和学习都继续了下去。

      作为人文性质的课程,能够为居家学习的员工提供些什么?再大一点,能够为此次疫情做出什么微薄的帮助呢?

      或许选修本课的员工以后都不会从事与史学相关的工作,但我们希望能够把史学“理性而温情”的思维方式分享给他们。

      理性:“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史学家傅斯年坚持历史研究应该“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虽是史学研究的准则,却也可以成为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郭老师授课时,为了更好的诠释该原则,选择了与“光绪皇帝死因”相关的资料来讨论。现有研究院测试得出的资料显示:“通过对光绪帝的头发检测,发现其头发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是当代健康人的2000多倍”。

      老师分析:“通过这则资料,我们只能说明在光绪人生的最后那段时间,有被人为谋杀的可能。至于长期来看,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和恩怨,则不是尸检可以解答的。若我们想要推论慈禧和光绪的死有关系,则需要找更多的史料来论证。”

      培养员工“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理性思维方式,能帮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言论时,冷静查看论证者的材料,辨别其言论是“情绪”,还是“事实”,避免观点先行的思维误区。

1_3

       温情:“了解之同情”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这是陈寅恪先生治哲学史的心得。

      郭老师上课了分享沈志华老师针对“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发展”的研究,以提醒员工想要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便需要回归当时的参与人,去看他们面临的环境,知晓的信息,以及在意的因素等,对其做到“了解之同情”,才能真正理解其“所以然”。

2_3

     老师提醒,今人看古事容易“强古人以就我”,而局外人看局内人也容易想当然。以此次疫情为例,不少人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常有人对此冷嘲热讽,觉得他们是在“生非”;又有些人视医护人员的付出为理所当然,毫无体恤。

      因此学会“了解之同情”,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着想,了解他们的境况,理解他们做出的牺牲,便可多些温情,少些戾语。这样的“情”或许能够帮助形成小范围的良好互动氛围,“虽小道亦可观”。

      可见,人文学科是“无用”,它们无法对现世有什么可观测的实际效果,但它又是“无用之用”,它的“用”化于万事之间,无形中软化着人与人关系,温和着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疫情虽推迟了开学,却未推延教学;延缓了返校时间,却未阻止学习的进程。此次线上授课在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的同时,或许还起到了另一功用——“陪伴”。

     通过几百人共同在线,针对某一问题共同讨论,让受疫情影响被迫各在一方的我们,在无法外出散心,排解内心焦虑的时候,给予情绪一定的出口,在交流中,彼此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