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云课堂,长本领的好地方
发布日期:2020-06-16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自2020年2月24日至今,在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霍巍老师为本科生讲授的《考古学与文明史》,已线上授课16周,即将结课。
本门课程是历史学大类的专业必修课,选课人数多,这为线上授课组织增加了一些难度。另一方面,选课同学中,90%以上是大一新生,其接受的历史学、考古学专业训练尚不算多,这对本门课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逢疫情,结合学情,霍老师带领两位助教,精心准备,细致安排,同学们勤奋努力,积极主动,让疫情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史》课堂,变成了大家增长自身本领的好地方。
一、干货满满,“专业本领”提高课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该课程的首要任务,绕考古学与文明史这一主题,霍老师设置了多个相关专题,依次进行授课,前期向同学们播放录制视频,后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授课,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又在专题研究内进行扩展伸。霍老师也常分享相关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给予同学们新鲜的学术食粮,引导员工们了解学术前沿。。
此外,霍老师通过布置相关思考题和主题任务下的课后讨论任务,注重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和选取讨论主题的思维、思辨和展开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基本的学术写作格式。对于选课人数居多的大一新生而言,进行基础的学术训练,能提高专业本领,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好的基础。
图一 霍巍老师授课视频
二、毫不懈怠,“主动出击”态度课
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为确保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变被动为主动尤为重要。霍老师带领两位助教,主动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同学们线上线下学习同步进行,课下也不放松。霍老师每周随堂布置相关阅读书目,激励同学们在课下泛阅读,以加深认识、扩宽视野。
网络教学形式也有利于消除沟通的心理屏障。同学们通过QQ群积极主动地与助教和老师进行互动,相关问题的询问和教学意见的及时反馈,有利于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从而改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而在课余时间,QQ群也为久未谋面的同学们提供了交流平台。此外,霍老师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课下讨论环节,既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又使得他们在小组范围内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讨论,将学习和讨论成果更好的呈现出来。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在疫情的大考下,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沟通,主动求变也是很重要的。
图二 课程参考书目及师生互动
三、各司其职,“责任意识”实践课
线上授课期间,老师、助教和同学们无法面对面交流,这就要求每个角色都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完成好自己的课程任务。
课程自始至终,霍老师一直都坚持亲自部署、统筹安排,从带领两位助教整理十几个授课录像和近百篇参考文献与著作,到细致地为大家挑选每篇阅读材料。从通过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到亲自指导安排小组讨论。从基础知识的传播、讲解,到学术前沿的介绍,“打开脑洞”,霍老师一直立足课程和师者的责任,鼓励大家在当代更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下,认真学习,实现大作为。
同学们也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承担起作为一名老员工的“责任”。每次课上,大家先是认真地观看课程录像,然后QQ群就成了大家讨论的天地,热闹非凡。首次直播授课上,七位选课同学清晰地阐释了自己之前的收获、目前的困惑与未来的展望,能看到大家认真学习的成果。每个小组对组内讨论、分组汇报都有非常细致的准备,有的选题新颖,有的材料丰富,有的讲解清晰,有的论点独特。这样的学习,让大家不仅学习了知识,更是上了一堂“责任意识”实践课。
图三 课堂展示及员工作业
尾声:听听同学们的声音
“员工才是课堂的主体”早已成为现今教育领域的共识,面对疫情带给我们的线上授课的挑战,效果如何,不足在哪,听听同学们的声音至关重要。课程行将结束,我们倡议大家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提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坦诚且踊跃。从学习内容中有的同学学到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训练了以考古材料为例证的历史研究方法。有的同学则对一些关键概念印象深刻如“底层人民社会文化与心灵世界”、“中外文明交流”和“中国”概念的演化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面对这门“选修”感叹“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不过霍老师授课“内容广大博深,高质量,对于没有学过考古学导论的外专业员工而言课堂讲授的内容也非常易懂,文化氛围浓厚。”
从形式上有的同学乐于接受这种方便高效,无沟通障碍的线上授课,无人监管的学习环境也锻炼了自律能力。但也有同学认为其未能实现师生间的充分沟通,不及课堂面对面互动。对于课下作业,有同学认为霍老师的高要求、严标准,培养了其学术规范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同学大开脑洞,提出建议,设想可以就考古学和文明史、中外文明交流编排剧本,情景再现。
图四 同学们的反馈
诚然,线上授课总还是会存在一些不便之处。但面对疫情的大考,《考古学与文明史》课程,在老师、助教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立足课程,主动出击,各司其职,让抗疫中的云课堂,终成“长本领”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