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研究所举行第一场藏学学术沙龙

发布日期:2014-09-30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4年9月25日下午,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藏学研究所第一场藏学学术沙龙正式举行。本所举办藏学沙龙的目的旨在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员工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活跃本所学术气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登上学术沙龙讲坛的首批讲者,是来自本所的张延清(华青道尔杰)副教授和陈波副教授。本所讲座教授、著名藏学家、西藏社会科学院巴桑旺堆研究员、本所师生和西南民大师生等共三十余人参与了此次沙龙的交流与互动。沙龙由本所徐君教授主持。
 张延清博士以《石渠吐蕃石刻调查》为题,报告了他暑期对石渠吐蕃石刻的调查和研究成果。石渠吐蕃石刻是近年来藏东地区吐蕃时代佛教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入围“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image002.jpg
 
张博士结合已经刊布的考古资料和自己的亲身考察,对石渠发现的吐蕃时期的佛教石刻资料作了系统的梳理,并展示了石渠石刻周边一些相关的佛教遗存。其中,他重点对这批佛教题刻中的藏文题记作了探讨。通过自己的现场辨识和转录,以及与青海、西藏等地发现的古藏文金石碑刻的比定对勘,张博士指出了已经刊布资料中的一些失误,并对题记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张博士依据题刻中出现的“赤松德赞父子”、“弟弟的徒弟”(gcung kyi slob ma)等字眼,他认为,这批造像系由赤松德赞的弟弟率领的吐蕃僧团刻制而成,与吐蕃大译师益西央率领的僧团在青海玉树、甘肃扁渡口等地所进行刻经造像等活动可资对比。关于这批石刻的凿刻年代,张博士根据题记中吐蕃赞普“菩萨赞普”(byang chub btshan pho)的称谓,并结合琼结桥头石碑碑刻中出现相同的称谓推测,吐蕃臣民如此称呼赞普,应是在吐蕃国势、地域、佛教达到鼎盛之时,而赤松德赞(742-797)时期,符合此条件的时段应是唐蕃清水会盟之后,而这一时间,汉文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即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因此,他认为这批石刻造像的成制年代应在公元783年后的某一年。最后,张博士结合敦煌158窟、莫高窟159窟等吐蕃时期的图像资料,与在场听众就须巴神山石窟群第一铺石刻中的线刻图像的辨识等问题展开讨论。
 
image004.jpg
 
 张博士以其深厚的古藏文文献功底,旁征博引对这批重要的吐蕃石刻进行了细致解读,对其年代、刻制背景提出了新的见解。听众对石渠发现如此重要的吐蕃时期的佛教石刻材料感到精奇不已,巴桑旺堆研究员更是认为这批材料的发现令人震撼,因迄今已经公布的吐蕃的石刻只有29外,而石渠一地就新发现了13处,堪称重要发现,对于吐蕃时期的历史、佛教、艺术和汉藏交流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之后,陈波博士以《人类学与藏学研究:文化理解、宽容、大度——换一种方式看》为主题,探讨在中国人类学的文明研究中,尤其是藏文明的研究中,如何纳入地方学术传统等议题。西方的殖民理论和民族-国家理论在理解和研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漫长文字历史,多元性、多样性及斑驳交杂的多民族国家有着诸多误区。陈波博士提出藏文明中“观待必方,以成立此方”和汉文明中《诗经》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德经》中的观天下等他观对我们研究藏文明及看待中国民族关系给予了新的理解路径,即:天下心态。

西方学者中,柔克义(W.W. Rockhill)和乐英才(Owen Lattimore)都曾提出从语文世界中理解他人的世界和世界观,因此,在研究多文明交汇地带和多语文学者时,除了口语,学习他人的文字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有文字文明的族群研究。前辈学者李安宅和柔克义从藏文、汉文等多语文世界研究藏文明,无疑给后辈学人研究藏文明带来了新启示。

从亲属制度与文明史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藏文明亦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路径。陈波副教授以其对尼泊尔和藏区多年的实地研究和跨区域的比较,认为二元性亲属制度对理解藏文明中的土司、赞普、国王与活佛和家族世系提供了新的视野。

李安宅先生的互惠人类学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经验。在理解研究多文明地带时,多元共存与一体性尤为重要;他提倡在开展边疆社会工作和理解民族关系时,区域功能互补与分工至为关键;尤其在藏文明中,要理解喇嘛和活佛的重要性。

陈波博士从多语文世界、互惠人类学和亲属制度三个角度为研究藏文明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并提出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天下共主”观念,超越了西方殖民理论和民族国家理论的理解范式,而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不重视“族”,相对强调“国”,尤其强调天下之观念和一种天下情怀去重新理解和诠释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文明研究,实现人类学研究的文明转向。

陈波博士的议题引起了川大、西南民大师生的激烈讨论和互动,在讨论和互动中,进一步增加学人对藏文明及其它文明的理解。

首场藏学学术沙龙尽管两位讲者的主题不同,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也有差异,但是同样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兴趣和关注,真正达到了学术沟通与交流互动的目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希望此类的学术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