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缪钺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讲座(二):由文入史:从缪钺先生的学术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的“支援”作用
发布日期:2014-10-29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4年10月27日晚7:20,“纪念缪钺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伟德国际BETVLCTOR江安校区一教B座B105阶梯教室举行。公司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王东杰教授做了题为“由文入史:从缪钺先生的学术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的‘支援’作用”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粟品孝教授主持,缪元朗、周鼎等老师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列席。
王东杰教授首先回梳了公司先辈学人的学术传统,其各有特色:徐中舒先生带来了史语所的学术取向——注重一手史料,倡导实证史学;蒙文通先生经学造诣深厚,由经入史,以博通见长;冯汉骥先生引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并创办川大考古学;至于缪钺先生,则文史并重,以“文史结合”之路径治学。
以缪钺先生的学术特点为线索,王东杰教授概括了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文史结合”的具体内涵为何。此一路径成因(内、外)为何。文辞修养与现代史学研究的关系为何。
缪先生“文史结合”的学术路径主要包括四层意涵:一、以现代学科分治的角度看,缪先生文学(包括文学史)与史学皆有研习;考察历史人物与著作时亦关注其文辞造诣。二、缪先生本人见长于文辞,对学人(如王国维、陈寅恪)文章之修辞亦多予关注。三、“文史结合”更是一种历史认识上的方法。“文史互证”中,“文”本身已具“史料”价值:彰显了外在记录与内在“心声”。四、更为重要的是,辞章修养本身就是历史考证的工具。
王教授认为,第四层意涵颇值得体察。缪先生对“文脉”的把握,利用上下文义进行考据(应源于考据学传统之一的“审辞气”),皆为“文法”之于历史考证的意义所在。缪先生以为最好的考据当能运“空灵之思”与“闳通之识”,史学价值当于“求真”之外,亦兼“审美”之功能。
至于“文史结合”这一路径之成因,王教授指出,五个因素不容忽视:一、学人个性(“诗人之禀赋”与“学者之修养”)。二、家世传习(自幼接受良好的学术训练)。三、地域文化(长于河北,有染桐城派文风)。四、师友切磋(对其治学环境与学术重心均有影响)。五、学术环境(于高等教育界执教,学侣兼及“学衡派”与史语所人士)。
由缪氏推及同代学人(如金毓黻、金景芳、钱穆),王教授谈到,当文史渐离已成为中国近代学制的主要特征之一时,由文入史仍是传统学术受训出身的学人所有过的治学取向。文辞修养对于他们史学观念及实践的影响,亦可视作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的意义。
其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对“人”的关注(“人”乃沟通文、史之基石;“人”彰显了历史个性)。二、对“人”的情感世界的重视(缪钺曰“心声”,陈寅恪用典“心史”)。三、“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方法(旨在“真了解”历史之“全部结构”)。四、对历史“意义”的探求(史料“意义”与“文化意义”)。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中西比较中,“批判地接受旧文化以创造新文化”)。
报告尾声,王教授总结道,传统文辞修养对于现代史学所起的“支援”作用,即学术“典范”所给予的潜移默化的“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Michael Polanyi语)。希望以此个案为启示,当代学人能重回文辞传统中去,同情古人之心境,以体会何为“中国自身的学术脉络”,方可谈“复兴”。
报告结束后,王教授就中西学术比较、读书治学等问题进行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