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诚信与论文规范

发布日期:2014-11-27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为响应伟德国际BETVLCTOR2014年“诚信教育宣传月”的号召,1125日,公司研究生会特邀请粟品孝教授以“学术诚信与论文规范”为主题在研究生院3-133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邓丽老师主持,学院研究生到场聆听。

PB250016_副本.jpg

讲座伊始,粟老师就“诚信、做人与史德”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列举了史坛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如钱穆先生所言:诚信在为人方面属于最重要的品质,治学问归根到底在做人,治学之人应当“识其大者”、“中国的学术传统主要在学为人,学做事,心性修养与人情实践理当并重。”如严耕望先生在《治史三书》里所写:读书人 “既要精深又要博通,其基本功夫不全在用功读书,尤要从人生修养做起”。又如蒙文通先生所提出的治学切忌“遗其大(做人),而言其细(学问)”等。粟老师亦在史家“四长”中强调了“好是正直,善恶必书”的史德,以为史德为“四长”核心。又提到钱穆先生对史德的要求:“不抱偏见,不作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并特别总结道:“德行如同0前面的1,史学知识如同后面的0,如果德行不好,没有前面的这个1,不管后面有多少个0,终究还是0而已。”

PB250022_副本.jpg

接下来,粟老师从道德规范与技术规范两个方面谈了对论文写作的相应要求。引用傅斯年先生“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名言,指出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和积累。用宋儒魏了翁“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的诗句来阐明原始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讲述亲身治学历程,以此来鼓励同学自己下工夫去寻找、解读、理解史料。在技术规范方面,粟老师提出可以依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为基本的标准来规范注释,并提出了引文注释的一些注意事项,还特别引用到蒙文通先生“深惧掠人之美”来强调了版权的重要,最后提出要以谦逊态度治学。

在讲座中,粟老师提到坚守诚信的根本在于抵挡名利的诱惑。以清儒章学诚“为学之要,先戒名心”、钱穆先生“求学不可太急,太急则易逐名利;亦不可太缓,太缓则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要着”,以及顾颉刚先生以“晚成堂”为匾自勉等例子来勉励学人踏实治学。借许倬云先生“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之素心五愿来勉励学人宁静致远。并举“孔子学琴”、“张荫麟达旦撰书”、“蒙默读书以致双目所见皆是重影”等事例勉励同学做学问要吃得苦、吃得亏、坐得住。据此粟老师指出为学最重要的是“通”,并引用著名翻译家傅雷“通才能不拘泥,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的话来指出为学的理想境界。并说:要达到此一境界,在基础阶段苦一点、慢一点是值得的,唯有将基础打扎实,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另外,粟老师还提到在当今电子资源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纸本书籍阅读作为系统知识汲取来源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粟老师以清儒章学诚“天下事凡风气所趋,虽善必有其弊。君子经世之学,但当相弊而救其偏”之言为结语勉励同学。演讲结束后,粟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并由邓丽老师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