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城:史前时期的东西交互:以权杖为新视角
发布日期:2015-07-03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李水城老师指出,地理上,我国大西北地区在史前时期处于华夏文明核心区边缘,一方面与华夏文明核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与其西面及北面的广阔欧亚大陆区域关系亦十分密切,是我们观察史前东西方文明交互情况的理想区域。在考古发现与研究史方面,正是20世纪初斯文·赫定、安特生、斯坦因等西方学者在我国河南仰韶村及西北的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活动,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史前文明,学界旷日持久的我国文明起源地之争亦由此肇始。20世纪70年代以降,随着皇娘娘台、东灰山、磨沟、天山北路、小河等遗址与墓地的正式发掘,我国学界对西北各考古学文化的面貌逐步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使涉及早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深入讨论成为可能。
众多考古发现中,广泛见于欧亚大陆与北非埃及等地的权杖头尤为引人注目,是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该类器物多为中央穿孔的梨形或饼形(也有星状等造型)磨光石制品,稍晚亦见青铜质者。我国发现的相似器物集中分布于距今5000至3000年的西北地区,靠东的陕西等地虽有发现,但年代较晚,数量亦较少。
李水城老师认为,从世界范围观察,近东地区的Anatolia、Levant等地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后,即有权杖头类器物分布,是该类器物的起源地域。北非、欧洲等地虽有同类器物发现,其形制同近东所见相类,年代却靠后,是受近东影响的产物。沿路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我国西北分布的权杖头类器物,亦应是自近东经西亚传入。
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大致同时的考古资料中还能识别出大量东方农耕文化因素,呈现出东西方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暗示了早在史前时期东西方文化交互即已产生。多种文化在新疆地区的长期碰撞激荡,更催生出稍晚广布新疆东部的诸多绿洲文明。需留心的是,东西之间虽早有交互,东方文明在权力象征物、装饰物及食物等方面,仍长期保有自己的独特抉择,体现出文化间交流这一议题的复杂面相。
最后,到场聆听讲座的公司师生就所谓权杖头类器物的具体出土情境、功用与性质以及我国西南地区是否亦存有用杖传统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霍巍老师在总结中提示大家,在日常学习与研究中,应以李水城老师为范,注意培养自己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审慎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