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青年沙龙(成都)第六期纪要(四)

发布日期:2017-06-29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上接前文)

 
  本期沙龙最后一场专题报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张薇薇博士,她的报告题目为“江南市镇的考古学观察——以上海朱家角镇为例”。她首先对江南市镇的考古学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对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对象的属性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说明。随后她以上海古镇朱家角镇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她先介绍了朱家角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由此引申出“朱家村”出现的时间和原因、朱家角市镇如何形成、市镇核心区的变迁、功能区的确立等问题。南宋到元代淀山湖大量内缩,为朱家村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地理上的可能性,此外据历史地理学者研究,历史时期淀山湖在江南的漕运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这样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元代出现了朱家村这样一个聚落,同时在元代也修了圆津禅院、慈门寺这样一些大型寺庙。关于朱家角市镇如何形成的问题,张薇薇博士先对朱家角镇现今状况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分析:正德七年的《松江府志》中对于朱家角没有任何记载,但在万历二十五年的《青浦县志》中则记载其“贸易花布,为今巨镇”,文献中也记载了万历年间放生桥的修建、慈门寺及圆津禅院大规模的修缮,这说明万历年间朱家村由原来的村落跃升为以棉布为主要产业的市镇。主要原因是万历元年青浦县治由青龙镇移到唐行镇,这时朱家角可能已经作为唐行镇的一个副中心。
 
 12.jpg
朱家角镇产业更替导致水运线路变迁
 
       朱家角镇分为西市、中市和东市,中市是核心区,现存有元代和晚清的遗迹,但未发现明代和清代早期的遗迹,从《嘉庆珠里小志》的记载来看,康熙之前的中市荒凉冷落,同时中市的城隍庙也是乾隆时期搬迁来的,而且现存规模并不小,这似乎说明乾隆之前中市的这一块区域没有大型的建筑群。由此张薇薇博士探讨了朱家角镇核心区变迁的问题,从文献记载来看,《嘉庆珠里小志》记载“康熙时,珠里商贾贸易骈阗,东市明记场、茶场、酒肆为京洛标客居停之所”,这似乎表明朱家角镇在明代崛起的核心区是在东市;从东市的现存遗迹,并结合对《嘉庆珠里小志》的考证来看,在报安桥一带明代新建的建筑密度是整个镇内最大的,文献中的证据似乎表明明代万历以后镇域的核心区是在东市,这是它最早形成的一个核心区。中市与东市空间格局的差异或反映了东市的格局是在市镇发展初期自发形成的商贸形态,而中市则是核心区转移后在旧有格局基础上妥协、集聚而成。结合《嘉庆珠里小志》的记载来看,张薇薇博士认为核心区的转变是由于镇内产业的更替,朱家角一南一北有两条河道,传统的棉业主要经南漕港运往松江府,而东市的报安桥一带是与南漕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市是南漕港的分支;清代中叶由于洋纱洋布的侵入,传统棉业逐渐衰落,米业成为朱家角的主要产业,而运送目的地是上海,因此对北漕港的诉求更大,水运线路的变迁,最终导致核心区的变迁。而现在东市的河和房之间还有两米宽的空地,这可能与当时棉业运输有关。
 13.jpg
  
张薇薇博士报告
 
  西市的状况是“不列市肆”,西市现存的三座桥中,福星桥和中和桥修建的规格明显是镇内规格最高的;西市巷弄数量较多,很多在入口处有精美装饰;西市现存的还有席氏住宅,从文献记载来看是明代万历年间席氏兄弟二人的别业,两人属于徽商,住宅从建筑风格来看也属于明代,从其南北六进,坐北朝南,最后一进紧邻西市市河的背水布局来看,西市并不具有商贸的功能。综合这几方面现状的考虑,可以断定西市实际上从明到清一直属于士族居住的园林、宅邸区。
 
  最后,张薇薇博士从朱家角镇提出了以下思考:一是市镇功能对市镇格局的影响,导致不同市镇类型的出现;二是“市河”的内涵与定位,市河不一定承担商贸功能,更多的是面向镇内居民的生活诉求;三是市镇功能区的确认与划分,在市镇中应该存在一个园林宅邸区,且临近交易区;四是对“因寺成镇”的类型再思考,市镇出现的契机是因为寺庙还是寺庙所在地的交通,这值得进一步思考。
 
之后,与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刘涛副研究员提出研究依据的材料和倭寇、明末战争对朱家角镇影响的问题。张薇薇博士回答说,研究的材料主要依据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具体到文献,除了明清的方志,还有其他河渠志类的材料,在古今重叠型城址中,更多地是依据现状,比如格局的差异、建筑的尺度、现存的遗迹点等,目前只能基于一些现有的条件来做研究;嘉靖时期的倭寇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明代晚期至清代前期朱家角镇还是在发展的,它发展的核心在东市,可能外来的战争对它的影响在镇里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
  
  罗二虎老师认为张薇薇博士对朱家角镇的考古学观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一些自然形成的小城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他提出东市更像是码头,中市更像是商贸区,贸易可能是在中心区完成,而转运可能是在码头完成。张薇薇博士回应说,东市是一个完成对外贸易的主要场所,而中市是完成对内贸易的主要场所,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从现在的格局来看,中市明显不是一个亲水的格局,它的房屋是背对着水,表明它对河道没有很强烈的功能诉求。
 
  钱云博士对核心区的转移提出疑问,从中市存在元代和清代建筑,缺少明代建筑的情况,提出中市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集市,中途因为某种原因而衰落。张薇薇博士回答说,中市元代圆津禅院格局还是可以确定,它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没有统一的中轴线,这符合南方山林寺庙的一种格局,而这类寺庙的选址通常是人烟较少的地方,因此元代时中市或许并非集市。
 
  王子奇博士指出,目前做经济史、历史地理、建筑史、城市史研究的学者都关注江南市镇的研究,其中最薄弱的部分是考古方面。徐苹芳先生认为宋以后市镇的兴起也应该是考古学家所关注的。另外在江南市镇其他领域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把不同时期市镇的格局搞清楚,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参与,这对市镇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张薇薇博士也提到,目前朱家角镇的保护规划中,明代的核心区东市是在保护区之外的,城镇保护的核心是能够保留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而目前的保护规划是以现状为主导,缺乏历史性的梳理,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朱家角镇的保护规划是不合理的。
 
  徐龙国研究员认为张薇薇博士把经济、航运都考虑进去的研究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同时也提出应关注调查发现的器物,比如瓷片、砖瓦、建筑构件等,这些实物能更具有说服力,当然能否实行也要看实际情况。
 14.jpg
 
罗二虎教授总结发言
 
       临近尾声,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罗二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说明自己对古代城市关注不多,通过五位学者的发言,自己也收获很大。然后他指出,五位汇报者都有长期的学术积累,而且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对员工动态非常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很重要;五位学者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方法论上的指导,比如说对类型学的思考,在考古学的发展史上,类型学也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罗二虎教授谈了自己的两点感受,一是历史时期考古学受狭义的历史学影响很大,但两者还是有一个学科定位的差异,我们首先还是应该把考古学的资料独立地进行分析,避免文献带来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但在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中,如果不利用文献资料,就会散失很多信息;二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除了关注重要问题外,还应该关注一些其他问题,以都城研究为例,除了政治制度之外,还可以关注文献中记载较少的社会生活方面,历史时期文献资料虽然丰富,但文献不能替代考古所直接接触的材料。
 15.jpg
 
沙龙现场
 
       最终,在历经八个半小时的精彩讲演与充分讨论后,本期沙龙在全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期沙龙的精彩内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