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系列讲座之一:

发布日期:2017-09-29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7年9月24日晚,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副社长李若虹博士莅临伟德国际BETVLCTOR,在伟德国际BETVLCTOR望江校区文科楼藏学所535会议室为公司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文明东西本自同”——杨联陞和柯立夫(Francis W. Cleaves)》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经理霍巍教授主持,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石硕、彭邦本、熊文彬、李德英、徐君等老师以及众多同学到场聆听。

 1.jpg
 
       讲座开始前,霍巍教授首先致辞,对李若虹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哈佛-燕京学社的最新动态。随后,李若虹博士用1980年夏天关于杨联陞和柯立夫的几个故事作为引子开始了本场讲座。李博士先梳理了学社建社史中几位关键人物(伯希和(原计划聘请首任社长)、叶理绥(第一任社长)和赖世和(第二任社长))的关系,点出二十世纪初海外中国学研究以欧洲汉学为主流,研究汉学的重心在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学社建成预示着第三个重心(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兴起。但因学社初建,巴黎的学者以之为穷乡僻壤而不愿加入。
       李博士接着讲述了杨联陞和柯立夫的求学经历——这两位代表了东西中国学在美国的交汇,分析他们学术理念形成的过程和他们在哈佛的生活,讲述了二人之间的学友之谊。在讲述二人故事的同时,她也简单介绍了同时期在哈佛求学的其他中国学人,如胡适和周一良。李若虹博士称,杨、柯二人的研究偏重传统的训诂学和文字学,明显受到欧洲汉学的影响。作为对比,李博士还介绍了费正清与哈佛-燕京学社的趣闻,他与杨、柯二人的关系,以及他与欧洲汉学界迥然相异的研究方法。
 2.jpg 
       到了六、七十年代,因为中国学者在中国学领域研究的缺位,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成为主流,其重视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结合的研究范式和关注研究中国现状的态度产生了极大影响。随着欧洲学派式微,美国中国学兴起。目前,中国学研究又出现了新动态,即新清史和葛兆光教授的何为中国命题。李若虹博士指出:在汉学研究中,中国学者应更多地发挥作用,而如何将传统的文字学和训诂学同美国中国学结合起来,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学者们的一个任务。最后,李若虹博士以柯立夫的退休生活和柯立夫与余英时的故事作为结尾结束了本场讲座。
 3.jpg
        讲座之后,到场的师生踊跃提问。有同学提问海外汉学的最新动态和中国学者研究两者间的对比,有提问者请教了关于蒙学和藏学的问题,有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对讲座进行了补充。面对师生们积极提问,李若虹博士认真地一一回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4.jpg
        互动之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李德英教授总结了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建议大家阅读海外中国学的研究著作时,注意辨别各流派之间的区别,不可偏废。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