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讲堂第四讲——姜生教授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17-12-15 作者:管理员来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2017年12月10日晚七点三十,伟德国际BETVLCTOR史学大讲堂第四讲“汉代儒生的文化建设”在伟德国际BETVLCTOR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姜生教授主讲,姜华副书记主持,吸引了公司大量师生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

IMG_6447

姜华副书记首先简要介绍了姜生教授的学术背景。姜生教授现任伟德国际BETVLCTOR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历史学、宗教学、科学史的交叉学科研究,近期尤致力于两汉思想文化研究。在国际学界倡导基于宗教研究的历史理解认知方法。

IMG_6437

 

首先,姜生教授指出,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以此来讲,汉帝国之所以具有“强汉”之誉,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文化机体。正是因为汉儒广纳百家,才造就了四百年的汉帝国文明。

接下来,姜生教授首先以“主导学说之交替与儒道学说之轮转”为题简述了汉代文化的发展轨迹。在汉初,陆贾从时代政治出发,以儒家为核心,融合百家学说,说服了刘邦以儒生治天下,奠定了汉家文化战略的基础。姜生教授认为,陆贾、叔孙通、贾谊等汉代思想家秉承了荀子“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的理论。汉初的黄老之学作为战国文化的延续,已经努力综纳百家,由此也造就了无所不宜的汉代文化机体。姜生教授指出,过去对汉初黄老道的解释过于道家化,特别是放大了窦太后的作用,但事实上,儒生已经积极参与到政治与文化建设中来,而汉武帝以儒生主导,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是“罢黜百家,勿使并进”而不非“独尊儒术”。汉代儒生发挥运用天人感应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神学建设。这套国家神学甚至对皇帝的权力产生了制约。汉宣帝强调汉家“以霸王道杂之”的战略,突出“杂”的功能。成、哀以降,谶纬兴起,期间经历了王莽复周政的理想尝试,在天命争夺的过程中,伴随着汉家的神化和神话建构,儒生主导杂取百家的谶纬成为东汉指导性的思想。而兼容诸子的国家神学,也在东汉造成了黄老浮屠并举的奇观。汉末,儒生士大夫与皇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激烈碰撞之下,双方无一幸免,皇权衰竭,儒梦破灭,最终产生了汉末的道教神学。姜生教授指出,在汉代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汉儒汲取整合战国以来神仙家的“尸解”信仰和黄老道家以“合大道”为终极理想的宗教形态,吸纳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与信仰,实现了对原始儒家的超越,也奠定了“强汉”帝国最重要的文化基础。

 IMG_6441

接下来,姜生教授从“‘道者’的尸解信仰”、“‘儒生的’得道成仙信仰”及“‘炼仙’之术”三个方面阐释了汉代儒生的信仰结构。

 

一.“道者”的尸解信仰

 

姜生教授指出,“尸解”源于战国时期齐燕等地的“形解销化”之术,在汉初,以窦太后为代表的“道者”群体继承、发展黄老道信仰,以“合大道”为终极目标。在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以“道”为“教”的死后信仰。姜生教授创造性的以道经与汉墓画像互证,揭示了马王堆帛画中蕴藏的蓬莱、昆仑、九天信仰体系。而马王堆一号墓四重馆则象征着下九泉(鬼)→登昆仑(仙)→上九天(神)→合大道(道)的完整信仰系统。死后成仙的“尸解”信仰正是当时代表终极意义的主导话语,这一点,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简牍中亦可以找到大量证据。

 

姜生教授进一步提出,在马王堆汉墓中,“有道”与“不死”之间,已经建立起必然的联系。道者群体融合古汉代以前包括“形解销化”之术在内的区域信仰传统,以“得道”为“成仙”之前提,依乎“阴阳不死”的思想逻辑进行修炼,展现出宗教群体的自觉。

 

二.儒生的得道成仙信仰

 

姜生教授认为,汉初“道者”群体,经过与儒家道德准则的融合,成为盛行于两汉社会的儒生的“道教”。这套信仰体系体现在墓葬中。汉代墓葬画像中隐含一套宗教的价值评判标准。

通过对武梁祠三面石壁画像的分类整理以及图像解读,结合《真诰》的仙鬼分类体系,姜生教授指出,在汉代,帝王、贤相、能将及刺客类图像,反映了“自三代以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的成仙标准;忠臣、孝子及列女类图像则表明,在汉代,生前为忠、孝、节、义之典范者亦得死后成仙。

 

三.“炼仙”之术

接下来,姜生教授为我们阐释了汉墓如何作为“炼形之宫”承载汉人的信仰。“阴阳不死”是战国汉晋尸解信仰的思想依据。汉墓大量画像反映了阴阳合气、龙虎交媾结精成丹信仰。结合《老子想尔注》有关“炼形之宫”,以及《周易参同契》中总结的龙虎交媾思想。可以发现,在汉墓中,龙虎指代魂魄,炉鼎、丹田指代龙虎合气结精的空间,凤凰则暗示丹田之所在。通过引导魂魄即阴阳两大生命要素的再度结合,从而实现死者的不死化,正是汉墓的信仰逻辑。

最后,姜生教授对以上讲座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并在古代儒生的文化建设问题上提出进一步思考。教授鼓励学子在恪守规范的基础上致力交叉学科的自我培养训练,养成学术突破创新的能力。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IMG_6458